逍遥阁茶楼_五一品茶茶馆儿_楼凤阁论坛官网入口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

专题论坛一:流域治理与农业节水
来源: 时间:2019-12-20 作者:

    2019年12月8日下午,首届中国节水论坛专题分论坛一以“流域治理与农业节水”为主题展开对话与交流。论坛由中国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技术协会秘书长吴玉芹女士主持。此次活动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灌排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韩振中、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总工程师曹淑敏、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姚宛艳、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处长乔根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马孝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雷波、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正武、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文、大禹节水农业科技公司总工程师邱振存分别就流域治理和农业节水相关话题发表专题演讲。

image.png

主持人中国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技术协会秘书长吴玉芹


01

中国灌排发展中心总工程师 韩振中

image.png

    中国灌排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韩振中就《灌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课题发表演讲。韩振中教授通过深入分析目前灌区管理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借鉴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先进管理手段与技术,指出目前国内灌区运行存在的弊端。他提出,灌区收入恒等于运行维护费用,表示灌区管理问题的解决涉及多维度、多部门,需要上升到国家深化改革的高度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才是灌区管理突破之路径。


02

水利部综合实业局总工程师 曹淑敏

image.png

    水利部综合实业局总工程师曹淑敏女士就《合同节水的理论与实践》为课题发表演讲。曹教授就合同节水研究背景、理论框架、模式、国家相关政策以及现阶段实施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并指出,节水是保障水安全的必然选择,合同节水管理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推广价值。同时,曹教授表示,合同节水管理需要政府引导推动,并提出推广合同节水的几点有效措施:一要加大宣传推动力度;二要严格用水监管;三要积极推动开展试点;四要开展配套制度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五要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03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 姚宛艳

image.png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姚宛艳就《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探索》课题发表演讲。永定河流域生态恢复深受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姚婉艳教授从石羊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成果经验中分析深刻感到“节水优先”的理念贯彻其中。她表示,要真正实现流域水畅景美,仅靠工程建设还是远远不够,一是要坚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从水权、水价、用水管理、运行管护等方面建立良性体制机制,真正实现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确保农业节水工程良性运行。三是要强化流域用水的统一调度,统筹当地径流、再生水、外调水等多种水源,实现跨行政区、跨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她指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节水,并且通过导入产业要发展现代的农业。到2025年全面实施永定河农业节水项目,持续开展工程建成后的运行和节水监测,为永定河实现流动的河提供保障,同时通过永定河治理服务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中高端生态绿色,为全面建成京津冀绿色发展示范区提供基础保障。


04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处长 乔根平

image.png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处长乔根平就《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和创新》为课题发表演讲。乔根平先生以为什么要进行节水或农业节水为话题,提出设计一套机制让节出的水一方面可以改变生态,给其他人带来的收益,同时也给节水人带来收益,创造这样一个多方收益、共赢的态补偿机制。他通过政策梳理、实践特征、创新研究三个方面讲述,以永定河流域为例,提出要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要覆盖全流域实行双向补偿,创新建立责任与收益对等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水量补偿为主兼顾水质水量,兼顾创新缺水地区流域补偿的要素;对入海量进行补偿,体现出更大尺度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0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马孝义

image.p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马孝义就《对灌区用水信息化管理的思考》为课题发表演讲。马教授从国内外灌区用水管理的软件研究发展、灌溉渠系流量测量与控制、灌区用水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研究以及灌区水资源循环转化与生态水文规律研究几个方面分析对比揭示目前国内外灌区发展存在差距。同时,马教授对近期开展的灌区需水信息的监测与预报、灌区量水技术标准化与设备开发、 灌区配水计算机决策软件三项重点技术研发工作进展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目前灌区发展急需解决数字灌区的构建理论与方法、灌区供需水的分布式监测技术与稳健预测方法、灌区多水源的优化配置和灌区稳健配水模型以及灌溉渠系水量流量联合测控技术四项科技问题。在座嘉宾针对以上科技问题积极开展交流、讨论。


0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雷波

image.png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雷波就《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问题与探讨》为课题发表演讲。雷波教授从水价构成、水价分类两个方面阐述什么是水价,并详细讲述水价改革历程与改革困境。他指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抓手,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雷波教授表示农业灌溉水价机制形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建立农业水权制度、探索创新终端用水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完善计量设施、健全保障措施,并提出水价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围绕核心问题,因地制宜,探索和实践最适合本地特征的改革模式。


07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杨正武

image.png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正武就《高标准农田灌溉服务模式创新》为课题发表演讲。杨正武先生分享大禹节水近年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详细介绍大禹节水在新疆沙雅县开创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沙雅模式”。杨正武先生从“沙雅模式”的内容、实施计划、服务延生、运营服务保障以及“沙雅模式”带来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详细分析、解说,并希望,在各级政府不断地肯定和鼓励下,力争把“沙雅模式”农田“物业化管理”运营打造成一个集成灌溉、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立体网络,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服务到棉花全产业链,服务范围扩大到全疆、全国。


08

 大禹节水集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一文

image.png

     大禹节水集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文就《农业现代化三网融合发展模式探讨》为课题发表演讲。从国家节水背景抓手,畅谈农业现代化“三网”融合传统农业。演讲指出农业现代化“三网”是以“补短板、强监管、优服务、提生产”为目标,利用互联网、通讯、传感、遥测、云计算与服务等现代技术,建设“精准调配、水信互联、过程控制、精准服务”的灌区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水网、信息网和服务网,形成工程、信息、生产、服务有机融合的发展模式,在灌区供配水调度与灌溉管理、工程运营与农业服务等方面达到“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用得起、增效益”的总体效果,实现节水农业高质量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市场化,是新一代灌区水利信息化的集成发展方向。


09

大禹节水农业科技公司总工程师 邱振存

image.png

    大禹节水农业科技公司总工程师邱振存就《水肥一体化项目设计实践》为课题发表演讲。邱振存先生从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设计原则、大禹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设计模式三个方面对滴灌水肥一体化进行详细解说。目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已得到广泛引用,如:大田条播作物、林果类作物、设施农业种植以及园林绿化工程等,并列举积众家之长的大禹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设计模式和配置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论坛聚集了江、河、湖泊治理、农业节水等领域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节水企业家200多人,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定原则,探讨流域治理和农业节水的有效措施与新型模式。

image.png